买椟还珠是《韩非子》中家喻户晓的故事,对这个故事的解读有很多,但是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商人用漂亮的盒子使宝珠身价陡增的盘算无疑是实现了,而且还白赚了一颗珠子,可以说是大赚特赚。这种靠包装赚取高额溢价的思路,被后世不断模仿。
几十克茶叶成本不到一百块,配上一个千多元的钢琴烤漆木盒,售价就可以几千块,总共就两瓶酒偏要用一个大的吓死人的盒子装起来,似乎这样做的话,它卖9999元的天价便也是合情合理?
逛一下商超,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烟酒糖茶、元宵月饼,它们的包装一个比一个漂亮,珐琅的、贴金的、绸缎的、实木的,应有尽有。可本应该承担延长商品保质期、便于运输功能的包装成为商家攫取暴利的手段,真是令人大呼怪哉。
这种依靠华丽的外观赚取高昂溢价的现象在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在礼品行业、酒水行业更是非常普遍。2016年11月,上海市公布2016年3季度饮料酒商品包装监督抽查结果,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生产的1批次“祝尊富贵酒”和1批次“富贵万年酒”包装被检不合格。同年四季度饮料酒商品包装监督抽查结果显示,8批次茅台旗下产品包装空隙率不合格。
这些产品空隙之所以那么大的原因在于,更大的包装会显得产品高档。值得注意的是,茅台主流产品的包装并不华丽,反而显得极为朴素,倒是市场上的茅台贴牌酒和打着茅台旗号的酒往往喜欢披上华丽的外壳。
有人说,包装看起来很高档的白酒就是好酒。这其实是一种美丽的误会,从韩非子那个时代到如今,以貌取物的消费观便是植根人性的偏好,在浩如烟海的白酒市场,酒水小白更是喜欢“以貌取酒”,然后再扫一下条形码,通常是高价,然后美其名曰“慧眼识珠”,纯属被人坑了还替别人宣传。
买酒只看包装就像以貌取人,要不得。某些酒厂就是利用人们的这种消费心理,一瓶酒的成本100元,90元用在包装上,用华丽的外壳灌上劣酒,这样的行为并不少见,在其它行业也屡见不鲜。用昂贵的包装售卖味道差劲的月饼,也是利用的消费者这种心理。不要让美丽的外表遮住我们的眼睛,否则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华丽的包装尽管金光闪闪,在压榨消费者的钱包之后,也给环境带来沉重的负担。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里有超过三分之一是包装性垃圾,包装废弃物体积占固体废弃物的50%,每年废弃价值达4000亿元。对于国内商品包装这种华而不实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中国式包装。
国家针对这种现象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国标《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自2010年4月1日起已开始实施,对于饮料酒、糕点、化妆品、保健食品、粮食等包装进行了明确“设限”,限量要求包括: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包装成本和商品销售价格比三个方面。国家标准中,“饮料酒”类别的包装空隙率应在55%以下,超出标准即为“过度包装”。
从消费心理学分析,在很多时候,人们只是简单地根据事情已有的信息,包括回忆、简单的计算、简单的总结来确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多是优质产品的外包装十分精美,这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因为产品优质所以外包装精美,而消费者理解为外包装精美所以品质优异,这种逻辑颠倒使得消费者对奢华包装的追捧长盛不衰。所以,包装看起来很高档的白酒不一定是好酒,对其它商品来说,亦是如此。
国内酒水行业同质化严重,很多非知名酒企都试图通过包装提升价值感,结果导致创新点完全集中到包装层面。白酒在很多时候承担着礼品赠送的作用,所以要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因此,才造成很多华而不实的白酒产品。
对于白酒的包装,需要辩证来看,精美的包装确实很重要,但是过度包装,就会变得“华而不实”。随着市场与消费者的成长,酒水消费日渐回归理性,大家意识到酒水包装再华丽,如果酒质不行,那最终还是会被消费者所抛弃。所以,近年来,白酒包装简约化成为一股潮流。
“白酒瓷瓶只是一次性使用,不能回收,浪费非常大。”来自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的李东升代表建议,北京市应该设立防止白酒过度包装的规定,减少酒瓶上的浪费。李东升说,国内的瓶装白酒相当一部分品牌是使用瓷瓶装的,玻璃瓶可以回收,但瓷瓶却无法回收再利用,只能一次性使用,造成的浪费也非常大。2014年10月1日,广州市开始施行《广州市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有“酒类的包装材料,限制使用陶瓷等浪费资源或者难以回收处理的材料”的规定。
尽管华而不实的白酒势头逐渐被打压,但是仍有一些厂家以各种方式制造噱头,有意欺骗消费者。典型的代表就是抵账酒。俗话说,抵账无好酒,看起来高端大气的白酒实际上只是样子货,表面看着五粮液公司、泸州老窖集团、茅台集团保健酒,实际上都是扫码价1588、1888,实际都是几十块钱的便宜货。利用信息不对称来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此类事件多有发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有人只看颜值,不看实质。
综上所述,以貌取酒,要不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